close

微波食品真的致癌?科技人員闢謠

  微波爐以其方便快捷,成爲現代快節奏生活的理想烹飪工具。特別是近年來微波爐功能不斷出新,價格則不斷走低,使微波爐更成爲尋常百姓家一件必不可少的日用家電産品。
  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微波泄漏的擔憂一直是廣大消費者使用微波爐過程中一塊心病。隨著國際上相關標準的完善和規範,生産企業的重視,新技術的普遍應用,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但近來有報道稱,來自美國和瑞士的一些研究機構試驗發現,微波爐在加熱過程中使食物的分子結構發生一些改變,而這些新産生的分子是不能爲人體接受的,有些有毒性,甚至還可以致癌。因此得出結論稱,經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動物,體內會發生嚴重的生理變化。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消費者的疑惑和恐慌。該如何取信這種說法?是否應該從此杜絕微波食品?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專門從事微波技術研究的南京亞泰微波能技術研究所所長陳金傳先生。

微波加熱只是物理過程
  陳所長首先明確表示,從理論上說微波加熱過程不能改變食物分子結構,目前也尚未有足夠確切的科研試驗依據,對此還處於推理和試驗階段。
  陳所長從微波加熱的原理上對此做了分析。微波是一種高頻波,它以每秒鐘24億次的速度旋轉,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輪擺運動,它們互相摩擦産生極大的熱量,可以使食物迅速加熱。陳所長認爲,按量子力學的理論來解釋,微波加熱過程並未打破食物分子鏈的結構。只有破壞分子鏈的結構,食物分子分解成離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才會使原有食物分子發生化學性的變化。就目前可以證明的微波能量來看,還不足以發生化學性改變,産生新的不明分子也就無從談起。
  分子變異說法有待證實
  當記者援引美國和瑞士一些研究機構關於微波食品可引發癌症的說法和研究實例時,多年從事微波技術研究的陳金傳所長說,早在30年前,英國最早有人提出過此種說法,30年來,歐美一些國家相關研究機構的實驗室一直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但迄今爲止也只是推理和猜測,提到的臨床致病、致死病例也不能證明單純是微波食品所起的作用。在我國,由於微波爐生産和使用歷史較短,也未有相關方面的研究。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一課題正逐步引起人們關注。在未有定論時,采信國外相關研究機構的說法應該持謹慎態度,就此拔掉家中微波爐的插頭,杜絕微波食品,也屬於一種絕對的態度,不可取。

  正確使用可以保證安全
  無論是對微波泄漏的隱憂,還是分子結構異變的惶恐,其實都可以通過嚴格按照微波爐使用要求規範操作,從而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保證安全。
  陳金傳所長提到,根據我國的飲食文化傳統和消費者目前的消費習慣,微波爐的加熱和解凍功能使用比較普遍,而烹調功能尚未進一步開發。從這一點上看,使用微波爐的時間和頻率都比不上國外家庭。在此前提下,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要規範操作,正確使用。如使用微波爐���用的器皿來加熱,不能使用紙質或者金屬質地的器皿。紙質容易燒焦食物,金屬質地可能引發打火,使食物被燒焦,也可能引發微波爐爆炸事件。如食物被燒焦,則會引發食物分子的一些化學性改變,對人體健康不利。

微波食品逐漸成爲新亮點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更多的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微波爐時,最擔憂的還是微波泄漏問題,對改變食物分子結構,從而引發健康問題的說法鮮有所聞。從市場情況來看,隨著微波爐的普及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微波食品正逐步成爲方便食品市場的一個新亮點。
  中國農大專門從事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的專家指出,微波食品近20年來在美國、日本等國發展較快,無論是種類還是銷售量都佔據了方便食品市場重要的一席之地。據統計,目前在美國有200多家企業生産的300多種方便食品在包裝上標有“微波”標簽,産品涉及菜肴、湯類、蔬菜、甜食等。新鮮、方便、快捷、營養,將作爲微波食品的幾大賣點不斷深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據正著力開發微波食品的北京華都肉雞公司副總經理張良順介紹,儘管他們剛剛推出兩款冷凍微波雞肉食品,但因其加工方便,對食物口感、口味不會造成影響,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相關鏈結
關於微波食品有毒說
  據有關媒體的消息稱,美國麻省大學一位科學家Raymonde發表文章說,早在1991年,由於一場公衆矚目的官司,人們開始意識到微波食品是不安全的。一位名叫Norma Levitt的婦女的家人爲她的誤死起訴。這個官司把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被列爲歐洲一些國家相關機構研究課題的微波食品安全問題重新擺在人們面前。
  官司的起因是Norma去醫院進行髖部更換手術。手術很成功,但Norma卻死了。Norma死於一次輸血之後,血液是經過微波爐加溫的。這是第一次有重大證據表明微波爐對被加熱的物品的化學性質造成了根本的破壞。科學家據此推斷,如果僅用微波爐把血液加熱到體溫,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於死命的毒性,那麽我們用更高的溫度在更長的時間內加熱食品,又會有什麽情況呢?何況微波爐的作用遠不止於把物體加熱那麽簡單。
  研究人員認爲,食物的分子吸收大量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導致通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的分子異變。結果許多新的奇怪的分子産生了,問題就相應産生。食物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産生了人體不能識別的分子。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體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還可能致癌。因此,經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動物,體內會發生嚴重的生理變化。
  瑞士皇家科技協會的Hans Hertel博士和Bernard Blanc博士發現,微波加熱破壞了食物的營養成分。他們測量了吃微波食品志願者血液中的病理變化。結果是,這些人血液中的紅細胞減少了,這意味著血液攜帶的氧氣減少,人體組織無法得到所需的氧氣。相反,白細胞和膽固醇增加了,白細胞增加會引起人體的壓力和緊張。此外,淋巴細胞減少了。淋巴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白細胞,對産生抗體有重要作用。
  在美國,俄利根波特蘭的科學家曾發表過前蘇聯的研究發現,稱無論何種食物一旦經過微波加熱都會産生已知的致癌物。肉類、奶類、穀物、水果和蔬菜都會産生引起癌症的化學物。吃微波食品的人消化系統紊亂,淋巴系統發生障礙,血液中癌細胞增加。經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腸癌,消化系統也會逐漸崩潰。
  科學家還發現,微波食品的營養價值減少了60%至90%,包括礦物質和生化酶,維生素B、C和E以及抗脂肪膽物質,甚至連蛋白質的營養成分也減少了。荷爾蒙也會發生異常情況,特別是男性和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現異常。此外,細胞膜的電解性出現不穩定現象。維持正常的細胞膜電解性對細胞的健康和細胞間的連接是至關重要的。

問:請問便利商店的便當盒,透過微波加熱後,如果外盒有點變形,食用後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該便當外盒的耐熱極限為何?

答:消基會表示,關於便利商店販售的便當外盒,容器材質多為聚丙烯(PP),此種塑膠材質較無毒性,因此若正常使用,安全上應無大礙。
聚丙烯(PP)塑膠的熔點約為170℃,正常使用溫度約在140℃以內,另外有較不耐低溫的缺點。
雖然聚丙烯較無毒性問題,但是若聚丙烯容器因高溫而軟化變形,則可能使一些塑膠的添加劑混入食品,故以微波加熱聚丙烯材質的便當,應依使用說明適當為之,避免過熱造成容器變形。
若不慎造成熱變形的便當,建議不應繼續食用。

參考資料:知識+


參考資料

 
---------------以上文章主要內容引用自知識+,圖文版權皆為原所有人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站長!將馬上處理!---------------
---------------免則宣言:本文下面內容與上文無關,單純為廣告欄位,請勿做額外聯想!---------------

微波餐具專賣店推薦:http://www.gomy.com.tw/goodslist.asp?g_category=1386&affiliate_id=9109

健康便利微波超值11件組
健康便利微波超值11件組
網路價:NT$ 899
迪士尼微波餐具組
迪士尼微波餐具組
網路價:NT$ 550
台灣製造烹師傅微波煮飯杯(7951)
台灣製造烹師傅微波煮飯杯(7951)
網路價:NT$ 288
微波爐專用‧電磁波隔離布(第三代)
微波爐專用‧電磁波隔離布(第三代)
網路價:NT$ 13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瑞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