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飲食禮儀─西餐禮儀 莿桐社教站 雷一郎

壹、前言

俗語說:「從吃相看人。」的確,一個人的飲食嗜好、動作、姿態,可以反映她的生活社經背景、教育程度、品德修養和性格傾向,同時飲食也影響個人的健康。東方人固然常以喝酒吃飯做公共關係,可見飲食禮貌不可不重視。

貳、一般飲食禮貌應注意事項:

一、進食前態度要安詳愉快,不可顯出飢餓的態度,更不可爭先恐後;但也勿過分謙讓。

二、入座時到自己座位前站定,長者或主人請座時再坐下。

三、家人未齊前,不宜先食。

四、有長者、上司、訪客在座,應請長者、上司、訪客開始後,才可開始。用餐的速度,宜配合他們。

五、在別人家作客,主人未招呼前,不宜先食。

六、入座後,座姿要端正、自然,身體勿緊靠餐桌,兩肘勿放置桌上,或椅於他人椅子,兩臂不可張開,以免妨礙鄰座,兩腳步可伸出過遠或翹腿,以致觸碰他人。

七、飲食要定時定量,講求營養衛生,不奢侈浪費,更不可偏食。

八、飲食只宜八分飽,不暴飲暴食,不狼吞虎嚥。太冷太熱燙,過飽過脹,有損胃腸。

九、取用菜餚,應取靠自己一面的,不專揀某些菜吃,更不可在碗盤中翻攪菜。

十、細嚼慢嚥,咀嚼時嘴不可張得太大(最好是閉口),不可出聲。婦女更宜輕合兩唇,慢慢咀嚼。

十一、喝湯可將湯匙前三分之一送進嘴中傾倒,不可就匙尖吸喝,以免有聲。

十二、飯屑、骨刺、果核、殘肴,放置面前小盤內;無小盤時,放置面前桌面,等餐畢整理到自己飯碗內,不可拋棄地上。

十三、不可用筷子或手指剔牙,必要時可用牙籤,但宜用手或手帕掩口。

十四、餐桌餐具均應注意清潔,最好使用免洗碗筷,紙杯紙盤。

十五、進食時不宜說話,如必須與同座人交談,聲音不可太高,不使唾液四濺,並不可揮動筷、匙、刀、叉。

十六、通常以右手持筷,左手持碗,持筷時不可翹起拇指或食指,端碗時拇指在上,其餘四指在下。但如有用左手持筷的人,也不可笑他。

十七、添飯盛湯以八分為度,不宜過滿。更不可一面添飯,一面嚼食或面向飯鍋(桶)講話。飯、湯已添入碗中,不可再減回去或倒回去。

十八、口內有食物,不宜喝湯、喝飲料。

十九、進食時以碗就口,不宜低頭就碗。用湯匙時將筷子放下,不可一手持筷,一手用湯匙。

二十、吃饅頭、麵包等,宜用手撕成小塊送進口,不可手抓麵包鰻頭,大口咬食。除非外皮有髒物、污點,不然,也不宜剝皮再吃。

二一、不得已要咳嗽或噴嚏,宜離席或面向外,用手帕或餐巾掩口。

二二、食畢將碗筷放置妥當,等長者或主人離席,方可離席。離席時應將座椅輕留桌下或放回原位,再行離開。也不可一邊離開,一邊還在咀嚼。

二三、目前有「飯後一支煙,快樂似神仙」的說法,現在應改成「飯後不抽煙,益福延年」。

二四、在自己家中,餐後應幫忙收拾碗盤,整理桌椅,如為免洗餐具,壓碎後裝入塑膠袋內。

二五、飯前飯後,均宜洗手。

二六、不可在街上、路邊小攤站著吃零食,更不可邊走邊吃。

參、西餐禮儀

中西習俗不同,各有其應注意的飲食禮儀。現在西餐廳日益普遍,進食機會增多,且出國觀光旅遊,非常方便,如不懂西餐禮儀可能會貽笑外國人,所以進食西餐的一般的常識,不可不知。

一、 西餐餐具和中餐不同,只有刀���叉、湯匙,沒有筷子;盛菜多用盤子,裝湯用

高邊盤或耐熱玻璃皿。生菜、水果等多用精製的玻璃盅或皿,幾乎看不到飯碗。

西餐第一道菜來以前,先來麵包(有普通小麵包、烤土司麵包或土司有白的、

黑的),而第一道菜多半是湯,有時是生菜沙拉加水果。在這種情況下,不宜表

現驚奇神色。或自己不知餐具該怎麼用,老是偷看鄰座,跟別人學,可是偷看

人家,尤其不只一次地看別人用餐,是不禮貌的。所以第一次去吃西餐,最好

跟有經驗的人一起去,或自己先看有關西餐禮儀的書,然後再去。

二、 西餐桌上有餐巾或紙巾,就座後先將餐巾展開放在膝上,以免沾污衣褲,餐巾

也可用來輕拭嘴部,但不可用來抹汗或擦拭餐具。用畢疊好放回原位(左旁),

表示用餐完畢準備離席。國人常有用面紙、衛生紙擦筷、擦碗盤的習慣,在西

餐廳絕對不可以如此,尤其到了外國,更要注意。

三、服裝穿著:進餐廳應服裝整齊,不要穿涼鞋、拖鞋等到餐廳用餐。

四、座次安排與入座注意事項

1. 西餐的桌子,大部分為四方桌或長條桌,座次安排有以下方式:

(1)男、女主人坐在長桌的兩端。

(2)男、女主人坐在長桌的中央位置面對面而坐。

(3)另外也有鐵板燒的U形座位,離主人越近的越是尊位,離主人較

遠的則是職位、輩分較低者。

2. 食用任何食物時,都應以食物就口,不宜以口就食物。

3. 緊隨父母、長輩,依序進入座位,不可大搖大擺任意走動或與弟妹在餐廳內追逐嬉戲,影響別人安寧。

4. 入座時由椅子左邊向右入座,冬天應將外衣摺好掛在椅背上或放在椅背與背部之間,才不致因外衣太長披在椅背上絆倒服務生,導致菜餚散落。

5. 身體與桌緣維持1~2個拳頭距離,坐椅子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處,以雙腳能平踏在地上為原則,調整坐姿,雙手不要趴在桌面上,雙腳也不可蹺腳或成大八字形張開,更不宜將鞋子脫掉產生異味,惹人嫌。

6. 私人物品,不可擺放在桌面上影響餐具空間,可放在椅背與身體之間,大型皮包則擺在右腳側。

7. 西餐點菜由男士服務,女士只要告訴男伴自己想吃的餐點,再由男士向服務生點菜。

五、餐具介紹及擺設:簡餐的餐具大致有一刀、二叉、一匙、水杯或是二刀、二叉、一匙、水杯等,全餐的道具則相當多。不管有多少餐具,使用方法都是由外往內,由上往下。拿取刀叉,右手拿刀,左手持叉,左右刀叉是吃正餐時使用的,上面的叉匙則是吃副餐甜點、水果時使用。





西餐餐具的介紹



六、餐具使用原則:

西餐中使用的餐具包括餐巾、刀、叉、匙等,使用原則如下:

(一)餐巾的用法:餐巾的用法有很多種,大型餐巾可先摺疊,將摺口向外,平鋪在腿上,並可用其內側輕拭嘴唇。吃飯時的小型餐巾,如果對摺太小,就直接張開放在腿上。曾在餐廳中,見到有人將餐巾吊在胸口。在西方人除了乳幼兒身上,絕看不到這種現象。但在空間不大的飛機上或吃鐵板燒時,可以如此做。

(二)刀、叉、匙餐具使用原則:較正式的西餐全餐,一般出菜的順序為:1.前菜(主菜之前的開胃菜)。2.湯類(以濃湯最為普遍)。

3.海鮮盤(若不是魚,便是蝦子)。4.第一道肉(主菜)。

5.冷凍食品(在油膩主菜之後爽口的菜)。6. 第二道肉(有時會省略)。

7.沙拉(淋.了調味汁的生菜)。8.甜點(布丁、冰淇淋等)。

9.水果。10.咖啡(紅茶)。

茲將刀、叉、匙之使用配合說明如下:

* 前菜(開胃菜):開胃菜一定要有特殊的、濃厚的、刺激的口味和開胃與能增

加食慾的食物,且開胃菜的份量不多,主要用意是提起食慾而不是滿足食慾。

* 麵包:麵包在西式餐飲中,習慣飲料放在右邊,麵包放在左邊,不可誤取鄰座的食物。吃麵包時,撕下一小塊,將奶油、果醬抹在麵包上再吃,撕麵包時須在盤子上方撕,否則麵包屑會掉落桌面上。不可用嘴巴直接咬麵包吃,也不要將整塊麵包扒開抹奶油,再撕開吃,這樣容易弄髒手指,尤其忌諱用麵包沾著湯汁吃。

* 沙拉:吃沙拉一方面為了清爽口腔,一方面也可利用蔬菜的鹼性來中和肉類的酸性。一般吃沙拉只使用叉子即可。叉子的使用方法有下列兩種:1.內側朝上的拿法。2.背側朝上時的拿法。

* 湯:西餐對於湯的烹調很講究,通常是在主菜之前喝一碗香郁可口的濃湯,可增進食慾,使胃口大開。喝湯要用湯匙,不宜端起碗來喝。喝湯的方法,湯匙由身邊向外臽出再直向入口。

* 麵:左手拿匙,右手持叉,以叉挑起並在匙窩內捲成團。

* 魚(蝦):若上一道整條魚時,切魚的順序如下:1.用叉子壓住魚頭,以刀沿著中間骨頭至尾部劃開。2.上層的外側一半魚肉,以刀挖下,放在面前的盤上,如果魚較小,可以整塊切下。3.刀從骨頭和下層魚肉之間劃過,然後將下層魚肉移至面前的盤上。4.開始吃另一片魚肉。

若為整隻蝦,則先將蝦殼除去,再將肉一塊塊切下。

* 肉類:1.不管有多少餐具,使用方法都是由外往內,由上往下拿取刀叉,右手拿刀左手持叉。2.牛排不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再叉著吃,應由左邊向右邊切下一口的分量一邊切一邊吃。刀只能用來切食物,不能以刀鋒刺著食物入口。3.切割食物將刀鋒靠近叉尖,以食指當支力點,手背朝上,握住刀叉中段部位,不要像拿筆般持刀叉,容易用力過度,造成齜牙咧嘴的難看表情。4.高雅的取食動作為切一片吃一片,離席時,其刀叉放法如下:(1)用餐途中休息的刀叉擱置盤上的兩旁(叉尖朝下)(2)餐後離席時刀叉並擱置盤中的右邊(刀鋒朝內叉尖朝上)。

* 其他食物:

1.豌豆、米飯不容易用叉子吃,應先用叉子壓扁,再以叉子臽起食物,以免彈出盤外。

2.水果:一般而言,西餐水果種類繁多,若為草莓、葡萄等則可用手直接拿起來吃,若為軟性水果,如西瓜等可用刀叉先去皮再切片食用。

(1)西瓜吃法:ㄅ、以叉子壓住左端,再用刀子從右端沿皮切開。ㄆ、由

左端縱切一口大小吃。

(2)香蕉吃法:ㄅ、先切頭尾再劃開上半部的皮。ㄆ、將皮全部攤開。ㄇ、

再切一口大小吃。

(3)蘋果吃法:ㄅ、先縱切成一小瓣後,再去果肉中間的子。ㄆ、用叉叉住果肉再用刀輕削果皮。ㄇ、再切一口大小吃。

3.咖啡(紅茶):飲料若以咖啡杯裝著,可用湯匙將糖及奶精攪拌均勻,然後將匙放在托碟上,以右手端著喝,不可用湯匙臽著喝,端杯時不可連托碟一起拿起,托碟應放在桌上,湯匙要沿著杯子內緣輕輕擦掉汁液,湯匙須放在托盤的前端。

七、使用刀、叉、匙的方法如下:

(一)刀─通常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之間輕持餐刀,刀鋒向下,邊切邊吃,或將食物切下一口份量後,再用右手持叉進食。不可把食物放在刀上或用刀尖刺挑食物進食。食用奶油、牛油、果醬時,用專用的小刀將奶油或果醬塗在麵包或小餅上,然後將小刀放回盤中,再用左手撕麵包成小塊進食,塗一塊吃一塊,不可將整片整個麵包用口咬食。

(二)叉─在用刀切斷食物時,以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持叉,叉心向下,叉著食物,一小塊一小塊進食,不可一叉數塊同時進食。

(三)匙─用右手持匙,手心向上,匙柄置於大拇指、食指之間,用中指在柄下托住,使支持牢固。湯匙多半用來喝湯,用匙盛湯時,自靠身體的內方向外盛(和我國平常由外向內盛相反),等所剩湯已不多,用左手將湯盤靠身體一邊稍稍提起,湯盤的另外一邊仍須留在桌上,不可使湯盤全部離開桌面。湯匙不可全部送入口中,放下湯匙時匙心向下,置盤中間,匙柄向右,與桌平行。還有一種比較小的茶匙,不可用來盛湯喝,那是喝咖啡食用來將糖及奶精攪拌均勻用的。

(四)取用刀、叉、匙,先取離盤最遠的,刀、叉有二把以上而且有大有小時,切割肉類與菜餚,使用大型的刀、叉。使用刀、叉時,兩臂向身體靠近,不可張開妨礙別人;更不可用自己的刀、叉,取用公共盤碟內的食物。

八、其他:

(一)取用靠右邊的飲料,靠左邊的麵包,不可拿錯。

(二)取用胡椒、鹽、糖、辣椒醬、蕃茄醬、牛油、果醬等公用品時,用畢立即放回原處。

(三)將食物送到口內,不可用口去就食物。

(四)除酒杯、飲料杯外,不可將任何盤碟皿等舉起飲啖。

(五)口中有骨頭、渣滓等物,可用手或匙取用,放置盤中,不可吐出。最好用匙取物,並用手或餐巾掩蔽方式取出。

(六)要喝酒、飲料或用手取食物、或做他事,必須將刀、叉先行放妥。刀、叉放置的位置、方法,英國人美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有所分別:

1、歐洲─刀叉末端交會在盤中心,兩柄分別放在盤子左右兩邊,刀右叉左,和桌邊成三角形。

2、英國─將刀叉末端置靠盤邊上,兩柄放桌上。

3、美國─刀叉橫放盤中,柄向右,刀在下,叉在上。

(七)在餐中不可邊吃邊摸頭髮,如果手上沾了髮油、頭皮屑等不潔的東西再來進食,會影響別人的食慾。抓耳搔鼻等小動作都有違餐桌禮節,應注意避免。吃東西應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聲音,惹人側目;談話時千萬不可興高采烈的揮舞刀叉,應將刀叉閣下。說話以前需將食物吞下才開口,否則邊談邊噴食物會破壞用餐氣氛,口中油漬沾到杯緣,記得擦拭乾淨才放下杯子。

(八)用餐完畢應將椅子輕輕推入原位。

(九)女士用餐完畢,如需要補妝,須到化妝室,應避免在席上補妝,以示禮貌。



謝謝指導!

參考資料 【莿桐社會教育工作站 雷一郎提供

 
---------------以上文章主要內容引用自知識+,圖文版權皆為原所有人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站長!將馬上處理!---------------
---------------免則宣言:本文下面內容與上文無關,單純為廣告欄位,請勿做額外聯想!---------------

微波餐具專賣店推薦:http://www.gomy.com.tw/goodslist.asp?g_category=1386&affiliate_id=9109

健康便利微波超值11件組
健康便利微波超值11件組
網路價:NT$ 899
迪士尼微波餐具組
迪士尼微波餐具組
網路價:NT$ 550
台灣製造烹師傅微波煮飯杯(7951)
台灣製造烹師傅微波煮飯杯(7951)
網路價:NT$ 288
微波爐專用‧電磁波隔離布(第三代)
微波爐專用‧電磁波隔離布(第三代)
網路價:NT$ 13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瑞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